小型企业指业务比较单一、所有权和管理权集中、管理层级较少、部门设置简单的企业。小型企业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内部控制时,在保证有效性的基础上,可结合企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。
小型企业管理层级较少,所有权、决策权和管理权较为集中,治理层密切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,企业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提高,但也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或舞弊风险,因此要提高董事会的集体决策能力,加强企业决策过程的控制。
小型企业可适当简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,灵活设计、选择控制流程和控制活动,达到有效控制风险和防范舞弊的目的。
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管理领域:资金管理、重要资产管理(包括核心技术)、债务与担保业务管理、税费管理、成本费用管理、合同管理、重要客户和供应商管理、关键岗位人员管理、信息技术管理。
小型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,持续监控和定期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,尤其要对会计信息、资金运转、资产安全、采购及销售等方面加强监控,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,确保内部控制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、不同环境下的持续有效改进。
由于人才配备不足,小型企业可以考虑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实施风险评估、内部控制评价、内部控制优化和内部控制培训等工作。